机遇如玫瑰般开着 带刺却芬芳
孙志远与日化行业的情缘,要从一个小柜台说起。早在1995年,孙志远的夫人王萍(那时还是女朋友)经营一家美容美发店,孙志远便在店内放一个小柜台,摆放一些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用品。当时,店里有些顾客理完发就会顺便购买小柜台上的一些日化用品,慢慢的顾客越来越多,孙志远萌生了要自己另外开一个店的想法。1999年,孙志远的日用品店正式开张,以零售为主,店内生意不错。
但是,在一次下乡镇走市场的过程中,孙志远发现一个现象,当时乡镇没有纯粹的化妆品店,主要都是一些供销社形式的小杂货店。店铺老板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开小三轮车到胶州市区批发市场提货,大包小包,或满满一三轮车。当时,他就有一个想法:他们进货折腾一天肯定很累,假如我能以同样价格批发,并送货上门,他们一定很乐意。
预见此商机后,孙志远便开始着手购一些价格实惠的货,以雕牌洗衣粉、透明皂、好迪洗发水、沐浴露等这些小有名气的日化用品为主,杂牌为辅。他开着小面包车下县城送货。孙志远回忆:“当时胶州有4家纯粹以百货形式存在的大商场,没有超市。同类商品,我们的售价比商场低一些,尽管如此,我们赚得也不少,而且销售名牌的毛利率更高。考虑到当地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我们在卖名牌的同时也出售一些质量较好的杂牌,很多人都到我们这儿进货,我也仍旧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一切进展得都很顺利。”
直到2001年初,胶州市新增两家以超市形式存在的商场,商品售价相当低,生意火爆。孙志远意识到自身的短板,可能面临两种选择:一、卖得比超市便宜,拼到底;二、不卖日化用品,但又能卖什么?况且当时彩妆、护肤产品还不强势。在此种处境下,孙志远感受了竞争的残酷,感觉到了疲惫,但他仍旧坚持着。“尽管营业额直线下滑,但不管怎么样,总比上班强。”王萍安慰丈夫。
思前想后,孙志远仍感觉不踏实,假如任其发展下去,店铺便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