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扣肉制作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家庭式作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扣肉制作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家庭式作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扣肉制作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家庭式作坊。
天津北方网讯:“隔村一望千百里,不走半步却闻香。”这是一位北京顾客在吃了赵成林的赤土扣肉后留下的赞美之词。当年,赵成林所做扣肉的地方只是一个仅有60平米的小作坊,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已有600年历史的天津东丽区赤土镇赤土村已经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一片待开发的黄土,家庭式的小作坊也不得不搬至华明镇。
2009年,家庭式小作坊得到很大改观,但赵成林仍坚持用传统的蒸熏方式制作扣肉。
每逢节日,小扣肉店供不应求。
说起赵成林“申遗”还得从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8年前,东丽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来到赵成林的小作坊, “你是赵成林吧?你是绍起的徒弟?我们可是闻着你这一条街的味儿来的!” “咋!我没犯法吧?”赵成林头一次见到这些工作人员有些紧张。“犯法倒是没有,你的扣肉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但不知行不行,我们正在做工作”工作人员风趣地说,“啥?嘛玩儿?”赵成林一头雾水的应承着,但还不忘记手里调料的勺子,在那心不在焉调着料儿。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谁信呢!”赵成林说。“你们不是开玩笑吧?”对于很少走出去的赵成林来说有些莫名其妙。工作人员解释说“其实我们心里也挺没底的!而且关于这个申报也没有任何经费,但是确实有申请世界非遗项目的文件,你有没有你和你师父的合影,手抄本,你师爷是谁?史料啥的……..”一连串狂轰烂炸式的追问,让赵成林战战兢兢的。从一个看似足有60多年的立柜里拽出了一个破黑皮包,拿出了一本破的不能再破的菜谱,发黄卷边还沾满油渍。“这是我师爷传给我师父然后传给我的菜谱,现在早就不看了,我做扣肉就是靠自己悟了,师父早就没了。”“还有这是我的二级厨师证,82年的,那时候天津一级就那几个,特级没见过。”“师徒合影这个!”“师爷张友林吧!好像是宫廷里的厨子传出来的带的徒弟”。在一个冷的不能再冷,破的不能再破的作坊里,屋里的炉火也都因为大家追踪历史记录说的时间太长也都灭了。
工人在厂房中蒸扣肉。
工人在制作扣肉。
工人在制作扣肉。
为传承制作扣肉手艺,赵成林带领徒弟传授技艺。
就这样的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和赵成林经过反反复复的“折腾”,收集、整理、申报材料,结果却没有成功,原因只有一个,年头太短,仅200多年历史,不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然而在2007年却成功申报了东丽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经过2年的奔走与努力在2009年成功申报为天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之同时申请天津第二批非遗的还有天津食品界瑰宝之称的“狗不理、十八街、耳朵眼”。当看到天津市非遗的牌子授予赤土镇的时候,6年的辛苦与奔走,大家执着的精神与心酸的眼泪一起被那种无法说出的喜悦之情冲击的无影无踪。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庄因为一碗当时价值只有11块的扣肉而名誉津门。
工厂刚刚生产,赵成林严格监督每一道工序的制作。
工厂刚刚生产,赵成林严格监督每一道工序的制作。
扣肉也从此火了起来,销量增加了,购买的人争先恐后,为长远考虑,在扣肉的选料与调料选用上,赵成林却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肉要全国最好的货源,调料要中国驰名的,他坚持用传统工艺的做法将自己的“小作坊”做得有声有色,努力打造一个民族传统品牌。
工厂建设之初,赵成林和徒弟为申请国家食品生产安全许可认证的项目中忙碌着。
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食品厂中建立了实验室等检验设备。
2012年,食品安全生产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老百姓对食品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两年当中,赵成林在把扣肉制作技艺传于第四代徒弟赵宝峰等人的同时,也在为申请国家食品生产安全许可认证的项目中忙碌着。经过投资建厂,严格的审批,终于在2013年取得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食品检验报告等相关证件。虽然现代化食品生产与传统制作工艺结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赵成林为了保持原有的传统扣肉制作工艺的前提下,继续采用手工切制,设计发明出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类手工状态的蒸煮设备及搅拌设备,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制作技艺的前提下创造出18道制作工序并且融入天津人喜爱的酱香型口味调料,使生产出来的扣肉更加完美,口感更加醇厚,颇受天津市民的喜爱,使一碗当年只是农村婚宴流水席的扣肉流通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