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板块运动(3)
时间:2014-02-12 08:35 浏览次数:
板块碰撞一:互联网制造VS传统实业
小米与格力的10亿元赌局
这场赌局的输赢,关乎中国商业板块运动的走向。
2013年岁末,两位商业明星—雷军和董明珠“掐”上了。
事情发生在12月12日央视2013年度经济人物的颁奖现场,雷军当着全国观众说,如果在5年之内,小米的销售额超过格力,那么董明珠要输他一块钱。对这个挑战,董明珠不干了—两个这么大的公共人物,为了一块钱的事也好意思在央视说吗,要赌就赌10亿元!
看上去,格力做空调,小米做手机和电视,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二者的赌局颇有深意。董明珠堪称传统实业领域企业家的典范,凭着稳扎稳打的“工业精神”,成为世界空调之王。雷军则一直在软件、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蓄势,近年来借助小米一鸣惊人。
可以说,格力和小米,代表了制造业品牌的两种不同模式。而这场赌局,正是制造与品牌的模式之争,预示着中国商业板块运动的某种走向。
正方反方
一个代表新兴互联网经济,有着灵活创新的思维;一个代表传统实业经济,有着坚实的基础,谁能成为今后舞台上的主角.
现在让我们仔细打量一下对赌的双方。
格力电器已经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有7万多名员工,3万多家地面专卖店,以赌局第二日股价计算,流通市值约1015亿元,2013年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净利润约100亿元。
而小米则成立于2010年4月,仅有3年多的历史,是一家专注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已推出三代小米手机产品,员工4000人。它不仅没有一家工厂,连锁店的数量也是0,是家典型的轻资产公司。除了手机外,雷军还利用小米积累的客户资源销售移动电源和小米电视,在低端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2014年初给内部员工的邮件中,雷军透露,小米手机2013年的销量为1870万台,营业收入约316亿元,2014年的目标是至少销售4000万台。2010年年底,小米完成了4100万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为2.5亿美元,至2013年小米第四次融资时,估值已达到100亿美元。从其增长速度来看,确实十分彪悍。
董明珠眼中的未来
相比做智能手机的小米,做空调的格力无疑更加传统。但如果依此就认为格力缺乏发展空间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空调市场看似传统但市场潜力却不可估量。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将带来预计数千万台的家用空调消费需求。在这块市场上,格力是当之无愧的领先者,必然有着非常可观的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增量。
除了现在的主打产品家用空调外,格力还在往中央空调、集中供暖、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领域大力开拓。要知道,仅仅全球中央空调市场规模就接近于家用空调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有人认为,3年后的格力,会成长为一家环境电器公司,而不再是单纯的家用空调企业。因此,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5年后的格力,营业收入也不会低于2000亿元。
认真研究格力公司,不难发现,面对未来,格力和董明珠希望从如下几个方面发力。第一,继续保持研发和技术优势。靠原创性产品打天下,这是格力的战略选择。目前,格力研发团队规模5000余人,2012年研发费用就已经达到40亿元,每人平均研发费用80万元。这在同行中,无出其右。第二,继续提升对产业链的整合力、把控力。第三,优化销售模式,充分利用电商这个平台。
因此,面对雷军的挑战,董明珠显得胸有成竹:“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到了今天大数据到来的时候,格力,像我们这样制造业的企业坚守什么、发展什么是很重要的。格力电器不靠价格,靠技术。同时我有优秀的服务,我有几万家专卖店的同时,假如和马云合作的话,那不是天下都是格力的吗.怎么可能是你(指雷军)的呢.因为你没有支撑他(马云)的东西,没有很好的工厂打造出更好的产品做好服务,我的产品不要售后服务,谁还不买我的呢.”
雷军的杀手锏
雷军之所以对自己这么有信心,是因为他看到了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的缺点。首先,层层渠道距离用户非常远;其次,渠道过长,库存全部在路上,有可能造成极大的风险;第三,做的事情太多,使企业不能真正专心地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好。
上一篇:
为何打造人民观审团 下一篇:
临港区开展全区节日市场整顿 保障消费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