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进口食品凭借着“贵族”身份,形成了对国产商品的“高价出击”。除了“面子型消费”在作祟外,不少消费者甚至已将高价格视为高质量的代名词,对洋食品趋之若鹜。各种时尚、个性、独特的进口食品也受到年轻一族的追捧,但是消费者并不清楚,往往花了大价钱买回的进口食品却是“三无产品”。
被忽视的“中文标识”
市民张先生很喜欢从超市的进口食品区或者网上购买一些进口食材,最近,张先生选购意大利面酱时,发现以往经常购买的某品牌意大利酱瓶子上的标签有些异样。
张先生介绍,就是一个产品上贴了两个中文标签,第二个中文标签覆盖在第一个中文标签上,很明显就是又贴上去的。有些疑惑的张先生拿着手里的这瓶意大利面酱,找到了超市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没有明确地解答出来。
张先生表示,这还是有中文标识的。通常情况下,他买的进口食材也好,进口食品也罢,都没有中文标识,充其量就是在价签上标明产品的名称和克数。其他关键信息,比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都没有中文标注,而自己往往也不会注意这些。
和张先生一样,市民陈女士也是位进口食品的热衷者。平时她总爱去一些经营进口食品的店铺或者超市,选购一些巧克力、糖果、小点心等包装特别的进口食品。陈女士也表示,她在购买进口食品时,也发现这些进口食品大多数都没有中文标识,有的也只是生产日期,像一些产地、保质期、成分等一些信息,都是英文写的,自己也只能凭着感觉来选择。
进口商品明细缺失
记者了解到,像张先生和陈女士这样,选购进口食品时,“跟着感觉走”的市民不在少数,更多的市民则对于进口食品上的中文标识的相关规定知之甚少。
包头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廖伟介绍,其实对于进口食品,我国在《食品安全法》中第六章六十六条早就有了明确的相关规定: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这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主要包括食品的名称、成分及配料比,还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原产国、进口商或者经销商或者代理商这三者有其一的名称,地址以及联系电话。
一直以来,进口食品上面的中文标签都被视为进口食品的身份证。通过走访,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大型超市设有进口食品专区,所有商品无一例外地都贴上了中文标签,表明了进货商和产品内容以及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让人一目了然。
而一些零散在街头的零食店情况却不容乐观。记者在一家零食专卖店里看到,这里进口的食品琳琅满目,但是大多没有中文标签。当问及为何不在明显位置标注中文标签时,店主卢女士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在大包装上,过来时候都有(中文标识),进的时候,大盒子有就行了,我不可能往每个盒子上都贴,太麻烦。人们也都知道从那边进口过来的,也不用贴。”
消费者选购应重品质
而对于商家给出的解释,一些专业人士却不这么认为。
包头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廖伟介绍,因为食品安全这块儿,知情权是消费者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的基础,包括商品使用的原料、数量等等这些基本情况,特别是消费者对于这个国外产品认知本身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更要对商品品质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再一个就是经营者如果把这些东西都提供的话,更是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除了实体店销售进口食品外,很多市民还会通过网上代购的方式购买进口食品。各个商家在“代购”中,都声称自己收取的是“服务费”。换言之,代购就是一种中介服务行为,可以不直接为商品的质量承担责任。
无论是从实体店购买还是网上代购的进口食品,索要有关产品的中文说明都是非常必要的,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市民在明知道有些进口食品并没有中文标签的情况下,还会选购呢?
市民张先生表示,有一些所谓的进口食品是国内生产的,国产的不如进口的味道纯正,另外其他一些食品,比如说蓝莓,国产的相对来说差一些。市民陈女士表示,因为进口的,品牌好,包装漂亮,就买了,再一个就是比较与众不同,朋友们都买,应该比较时尚。
针对这种盲目的追求风气,市消协相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应该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来选购进口食品。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首先得为自己负责,自己都不知道成分,对自身有没有危害是否适合自己,更多的应该考虑内在的东西和食品的来源。(实习记者 朱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