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传递真实客观准确信息 凝聚食品安全正能量
时间:2014-01-26 09:42  浏览次数:

□ 本报评论员

      本报今日A4版报道了《2013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真相》,这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邀请十余位权威专家对2013年国内食品安全热点进行的解读。这些热点事件包括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镉大米”、“美素”奶粉疑云、农夫山泉被指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掺假羊肉”、三品牌奶粉检出反式脂肪酸、对胶原蛋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质疑、肯德基和真功夫等冰块菌落超标、“瞎果门”、地沟油变身食品原料百余企业涉案、康师傅和统一等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纸塑包装等。经过专家们的逐一剖析,其中只有4起属于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

      “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没这么严重,很多本不属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却被当作食品安全问题来看,这就需要以科学的真实化解百姓的疑虑,通过科技界与媒体的声音放大正能量,共同填补消费者与科学真相之间的‘信息真空’”。这是在当天的活动中众多权威专家达成的“科学共识”。

食品安全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尽管中国食品安全的基础在逐渐夯实,但百姓的焦虑仍在加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申敬旺指出,食品药品领域的报道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需要及时地沟通和交流。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和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方面功不可没;但也有少数媒体记者因为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而存在报道不严谨的问题。

为了传递科学的信息,让公众理性认识食品安全形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3年举办了同一主题的活动,发现3年中筛选出的最受公众关注的36个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较真实地聚焦了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和焦虑。而从3年中不同热点问题的分布中也可清楚看到,舆情的关注点正逐渐深入到中国食品安全的本源。

通过对2011-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进行梳理显示,2011年食品安全热点聚焦于方便食品和非法添加,2012年关注标准与过程控制,2013年的舆情开始聚集于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分析其中的特点:从“非法添加”到“过程控制”,再到“原料安全”,2011-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重心的转移,不仅显示了各方逐渐形成的“由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的认知过程;也显示了向产业链前端延伸的溯源轨迹;同时显示出舆情的关注点总体上与中国食品安全的着力点相衔接;并与2013年中央对“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源头”的判断相吻合。

“2011-2013年36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分布是突发的、散点的,涉及到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孟素荷指出了受关注较多的重点领域:一是以传统食品工业化为特征的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占28%。中国传统食品制作的复杂性,导致传统食品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性评价正在成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独特问题。二是对标准的争论与质疑,占17%。三是涉及原料污染与过程控制的事件也占到11%。此外,乳制品行业始终受到高度关注,也占11%。以婴幼儿奶粉为代表的中国食品依然缺乏消费者的足够信任,任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负面报道总能引起消费者的极度恐慌,也是中国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浓缩。

在孟素荷看来,热点问题的爆发与应急科普过程,无意间也是食品科学的传播过程,但行业需要反思的是:企业只重市场开拓,对产品的健康与安全研究不足,忽视公众科普;科技界对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自主深入研究尚未整体真正到位;公众科普应体现公益特征;标准研究应与产品创新和安全研究同时起步。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焦点话题。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广泛存在,不仅损害人类健康,更有损行业和国家的形象。强化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不仅需要政府加强法制化监督管理,企业加强诚信意识,科技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基础科学研究,更需要媒体传递科学的信息。正视食品安全带给人类的挑战,需要政府、产业、科技、媒体各方的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更是道德、法规、技术三个层面的问题,夯实食品安全的科学基础是中国科学家的使命。目前,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与报道中,已加大了与科技界的合作与交流,报道内容日趋客观准确,但是铸就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之路依旧漫长而艰难,共同凝聚食品安全正能量还有许多事要做。




上一篇:广西首家一站式生态 有机猪肉示范店开业   下一篇:河北打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战役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