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加快种业发展问题。昨晚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对推进种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讲话精神,把种业放在科技兴农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突出位置,推动落实2011年国发8号文件和刚刚下发的国办文件等种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深化种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种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公益性科研单位与所办种子企业脱钩,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开展重点品种联合攻关,重点支持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蔬菜等作物育种攻关,着力提升品种创新能力。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杠杆作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建立种业成果公开交易平台,推动育种人才、技术和资源向企业流动。加快推进制种育种基地建设,重点支持甘肃、四川、海南等国家级制种育种基地和大县建设,鼓励制种企业建立规模化、机械化制种基地。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套牌侵权、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强化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编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启动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和抢救性收集。
四是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任务,也是农业部门的重大责任。要坚持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手抓执法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明年要在生产和监管两个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在保安全、建体系两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为重点,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健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行生产全程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控药、控肥、控添加剂,对农民开展标准化清洁生产技术培训和法规宣传教育,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建立产地证明准出制度,强化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积极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稳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要切实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落实国办通知要求,加快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二期规划,加强县乡基层监管体系建设,包括机构、人员、设备、制度建设,尽快提高执法监管能力。深化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执法查处,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强化兽药质量监管和兽医卫生监督管理,畜禽屠宰管理职能和措施要限期到位,实行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加快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五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启动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抓紧完善12316信息服务体系,直接面向农民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市场信息、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种养过程监控等全方位信息服务,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组装与试验示范,提升农作物良种繁育、种苗培育、水肥控制、环境监控及畜禽水产养殖等生产环节信息化水平。强化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加快建立农产品信息权威发布平台,对农产品生产、贸易、库存、加工、消费、价格等进行全方位监测、预警和发布。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级和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支持开展农村田头市场建设示范,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六是强化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和政策支撑。进一步整合优化、做大做强农业工程项目,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大重大工程实施力度,在农业信息化、新型农民培训、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谋划一批新的骨干项目和重大工程。明年,部里将着力推进资金项目的整合,取消一批单体规模小、实施绩效差的项目,下放一批应由地方干、地方也能干好的项目,归并出一批有影响的重大项目,投向主产区、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落实好各项农业补贴,重点整合做大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农业资源修复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探索启动农产品加工金融支持项目,鼓励开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贷款担保补助贴息。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研究探索将农业财政专项管理的部分权限和责任下放给地方。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建设,加快研发推广农机农艺融合的农机化技术,解决油菜、棉花、甘蔗的机械化作业难题。加大对水稻插秧、玉米收获、粮食烘干等重点机具补贴力度,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售后培训、维修和作业指导等后续服务。扩大农机补贴规模,完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政策规范廉洁高效实施。
七是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这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要加快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和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业环境和生态改善。积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安全用药、旱作节水等适用技术,启动高效缓释肥补贴试点,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试点,继续推进保护性耕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适宜区全面推进深松整地作业。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组织开展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监测调查,全面摸清南方重点省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探索建立重点污染区域生态补偿制度。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善沼气扶持政策,加快健全服务体系,抓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有计划地逐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南方草地开发利用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在南方石漠化地区试点推广退耕还草养畜。开展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试点,开展东北黑土地治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