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行人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竞争优势
(一)行业地位
1、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地位
公司是开发区内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公司,在开发区辖区内,公司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位具有垄断性,公司竞争地位明显。
2、在土地开发运作领域的地位
公司是淮安市政府指定授权的开发区内主要从事土地开发的公司,在开发区土地开发领域具有垄断经营的独特地位,通过土地运作,与开发区财政分享土地出让收益,收入及利润来源稳定。
3、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地位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淮安市高教园区投资实业有限公司是开发区范围内主要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主体,不仅承担了开发区所有的安置房建设项目,还为适应园区发展和功能配套的需要开发部分工业厂房和商业街区项目,是开发区内重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二)发行人的优势
发行人作为淮安市和开发区政府授权的负责筹集和管理城市建设资金、实施城市建设计划以及土地开发的国有独资公司,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土地开发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发行人积极开拓房地产、物业管理、餐饮、资产租赁等业务,实现收益的多元化。
1、区域经济优势
(1)发行人所处地理位置良好,区域经济优势明显
发行人所在的江苏省经济实力雄厚。2012年,江苏省GDP达到54,058.2亿元,同比增长10.1%,GDP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二位。
淮安,作为江苏北部的重要城市,正崛起为江苏省第四大经济圈的中心。淮安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邻近胶东半岛及环渤海经济区,受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南京和环渤海经济区中的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的辐射,同时,通过陇海铁路和贯通中国中西部的高速公路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区紧邻淮安老市区东侧,现处于新城市规划的中心区域,开发建设前景良好。开发区交通便捷,发展基础不断完善优化。新长铁路淮安站、淮安新港码头、京沪(北京-上海)高速淮安出口、同三(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宁连(南京-连云港(601008,股吧))高速公路淮安出口均在在开发区境内。发达便捷的交通,使开发区不仅融入了上海经济圈,而且拉近了与国内大都市以及毗邻空港、通商口岸的时空距离。
淮安是江淮平原新兴的中等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已探明岩盐储量1,300多亿吨,居世界首位,在制碱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芒硝,是洗衣粉等日化用品的主要原料,储量1亿吨,为华东地区之冠;凹凸棒粘土(也称“千用土”),广泛应用于建材、食品、化肥、农药等行业,储量占全国的70%;石油储量4,000万吨,天然气储量4.2亿立方米。淮安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与副食品基地之一和重要淡水鱼产区之一。目前,淮安市下辖4区4县,开发区计划单列,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00多万。
(2)淮安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概况
2012年,淮安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0.91亿元,较上年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24亿元,增长15.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21.41亿元和1,190.46亿元,增长14.0%和1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2,995元和9,838元,增幅均超过13.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提升农业生产质效的同时,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到87%。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0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3%;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650亿元,增长32.1%。软件信息业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78.03亿元,增长18.1%,天泉湖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41.08亿元,增长21.6%。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3户,新建企业研发机构118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56.49亿元,增长64.7%。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2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47.99亿元,增长22.3%。其中工业投资628.28亿元,增长29.5%;房地产开发投资280.55亿元,下降2.1%。规模以上民间投资979.77亿元,增长26.1%,占全市规模以上投资78.5%。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12年全年亿元以上施工项目454个,比上年增长34.3%,其中新开工项目313个,增长84.1%。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投资670.08亿元,增长43.6%,其中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13.97亿元,增长86.0%。
近三年来,淮安市财政实力持续增强,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2010年至2012年,淮安市财政总收入由310.01亿元持续增长到438.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公共预算收入由141.43亿元持续增长到23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
2010-2012年淮安市财政收入情况
注:资料来源于淮安市2010、2011、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概况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1月11日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建有国家级淮安综合保税区、淮安科教产业园、江苏淮安盐碱科技产业园、中国淮安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淮安软件园、淮安空港产业园、物流园、海关通关点、台湾农民创业园休闲农业示范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功能区。目前,区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功能配套日益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吸引了美国、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兴业,累计进区企业近4,000家,外资企业300多家。建成了以富士康为代表的港台企业、以韩泰轮胎为代表的日韩企业和以美的威灵电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等一批规模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500强招商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另外,投资5亿美元的明基达方电子,投资15亿美元的台玻集团纯碱项目,投资10亿美元的建滔化工烧碱项目,投资3,600万美元、世界最大的家庭制品厂商膳魔师项目,投资8亿美元的敏实电动汽车项目及汽车零配件项目,投资60亿元的麦道农化,总投资1亿美元的华达利家具项目等大项目纷纷落户。服务外包产业异军突起,全球最大呼叫中心——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微软、搜狐、阿里巴巴、浙大网新(600797,股吧)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园区。目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引进台资企业数占据全市的半壁江山。全市超千万美元的台资大项目80%集聚于此,苏北台资高地初步显现。